首页 > 风控 > 正文

欧亚风波扰动“一带一路”建设

2020-10-23 03:02:59来源:国际商报  

■本报记者 刘 旭 吉尔吉斯斯坦政局突变,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在纳卡地区爆发激烈冲突,欧亚局势一时集中陷入动荡,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关注。欧亚区域是中国外部安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政治局势的变化对“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都带来较大影响。 欧亚平地起风波 近期,欧亚地区多国出现政治社会动荡,既有外部势力插手,也有其内部矛盾演化,包括政治、民族、宗教、领土等多重因素。 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爆发了激烈冲突。冲突的焦点纳卡地区处于多民族、多文化交界处,信奉亚美尼亚天主教的亚美尼亚人和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阿塞拜疆人,为争夺这一地区已纠缠千年。10月18日,新停火协议仅仅生效4分钟即遭破坏,双方再次发生冲突。 10月19日,吉尔吉斯斯坦新冠肺炎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近500例,为中亚国家中最高,还首次出现二次感染病例。吉疫情反弹一方面与“全球大气候”有关,更与其近期的动荡局势直接相关。10月5日,因议会选举结果争议,吉尔吉斯斯坦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15日,吉总统热恩别科夫宣布辞去总统职务;21日,吉选举委员会发布消息,吉尔吉斯斯坦定于12月20日重新举行议会选举。 新挑战下的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之中亚局势动荡不安,“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新变化、新挑战。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是友好邻邦和全面战略伙伴,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2019年,中吉双边贸易额占吉国外贸总额的27.2%。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吉两国之间合作项目也不断扩大。在吉尔吉斯斯坦,目前中资比较有影响力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主要涉及道路、电力、天然气管道等领域,这些项目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吉尔吉斯斯坦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区域间的经济联动、各行各业的人才培养。 10月16日,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与吉新任外长卡扎克巴耶夫举行会见,双方就吉国内局势和中吉关系交换意见。卡扎克巴耶夫表示,吉方愿同中方进一步深化抗击新冠疫情等合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吉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吉方高度重视并将全力保障在吉中国公民和企业安全,也将为中资企业在吉生产经营创造良好条件。 2015年,阿塞拜疆与中国签署了《中阿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谅解备忘录》;2017年,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铁路建成,便于短时间内货物在中国和欧洲间往来;2019年,阿塞拜疆与中国双边贸易额达2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7%。 据亚美尼亚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为亚美尼亚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1.98亿美元。其中,亚美尼亚对中国出口4060万美元,同比增长14.3%;自中国进口1.575亿美元,同比下降5.8%。 对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争端,在9月28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认为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符合包括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内的各方利益,我们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和克制,采取措施,避免局势进一步的升级,通过政治对话化解矛盾分歧。 推动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加强欧亚地区国家间的通力合作,才能更好的应对后疫情时代带来的新变化。 多双边合作并行发展 近年来,中国与欧亚地区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双边与多边合作并行发展,真正惠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 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下,2014年以来,中国与欧亚国家分别签署发展战略对接协议,启动产能合作计划,积极推动原有的一些规模较大、发展潜力较好的经济开发区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并实施转型升级。同时,近年来,中国在欧亚国家也新建了一些境外合作区,如乌兹别克斯坦的鹏盛工业园、吉尔吉斯斯坦的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中哈霍尔果斯-东大门经济特区(无水港)等。 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一带一路”建设并未停步,中国与欧亚区域国家间合作仍在稳步推进。9月30日,由国家电投中国电力国际公司投资建设、安装40台远景2.5兆瓦智能风机的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首批风机并网,标志着中亚地区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正式开始送出绿色电力。哈方相关人士表示,札纳塔斯风电项目按期投运,得益于中国元素,在哈萨克斯坦建成国际一流风电项目,不仅为中哈合作作出积极贡献,也将为中资企业在哈萨克斯坦乃至欧亚开发可再生能源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未来,中国与欧亚各国还可以加强医疗卫生合作,共建“健康丝绸之路”,提升中欧班列运力,保障物流体系畅通,发力疫后经济恢复,维护地区局势稳定。

  ■本报记者 刘 旭

  吉尔吉斯斯坦政局突变,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在纳卡地区爆发激烈冲突,欧亚局势一时集中陷入动荡,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关注。欧亚区域是中国外部安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政治局势的变化对“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都带来较大影响。

  欧亚平地起风波

  近期,欧亚地区多国出现政治社会动荡,既有外部势力插手,也有其内部矛盾演化,包括政治、民族、宗教、领土等多重因素。

  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爆发了激烈冲突。冲突的焦点纳卡地区处于多民族、多文化交界处,信奉亚美尼亚天主教的亚美尼亚人和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阿塞拜疆人,为争夺这一地区已纠缠千年。10月18日,新停火协议仅仅生效4分钟即遭破坏,双方再次发生冲突。

  10月19日,吉尔吉斯斯坦新冠肺炎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近500例,为中亚国家中最高,还首次出现二次感染病例。吉疫情反弹一方面与“全球大气候”有关,更与其近期的动荡局势直接相关。10月5日,因议会选举结果争议,吉尔吉斯斯坦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15日,吉总统热恩别科夫宣布辞去总统职务;21日,吉选举委员会发布消息,吉尔吉斯斯坦定于12月20日重新举行议会选举。

  新挑战下的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之中亚局势动荡不安,“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新变化、新挑战。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是友好邻邦和全面战略伙伴,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2019年,中吉双边贸易额占吉国外贸总额的27.2%。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吉两国之间合作项目也不断扩大。在吉尔吉斯斯坦,目前中资比较有影响力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主要涉及道路、电力、天然气管道等领域,这些项目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吉尔吉斯斯坦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区域间的经济联动、各行各业的人才培养。

  10月16日,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与吉新任外长卡扎克巴耶夫举行会见,双方就吉国内局势和中吉关系交换意见。卡扎克巴耶夫表示,吉方愿同中方进一步深化抗击新冠疫情等合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吉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吉方高度重视并将全力保障在吉中国公民和企业安全,也将为中资企业在吉生产经营创造良好条件。

  2015年,阿塞拜疆与中国签署了《中阿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谅解备忘录》;2017年,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铁路建成,便于短时间内货物在中国和欧洲间往来;2019年,阿塞拜疆与中国双边贸易额达2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7%。

  据亚美尼亚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为亚美尼亚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1.98亿美元。其中,亚美尼亚对中国出口4060万美元,同比增长14.3%;自中国进口1.575亿美元,同比下降5.8%。

  对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争端,在9月28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认为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符合包括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内的各方利益,我们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和克制,采取措施,避免局势进一步的升级,通过政治对话化解矛盾分歧。

  推动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加强欧亚地区国家间的通力合作,才能更好的应对后疫情时代带来的新变化。

  多双边合作并行发展

  近年来,中国与欧亚地区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双边与多边合作并行发展,真正惠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

  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下,2014年以来,中国与欧亚国家分别签署发展战略对接协议,启动产能合作计划,积极推动原有的一些规模较大、发展潜力较好的经济开发区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并实施转型升级。同时,近年来,中国在欧亚国家也新建了一些境外合作区,如乌兹别克斯坦的鹏盛工业园、吉尔吉斯斯坦的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中哈霍尔果斯-东大门经济特区(无水港)等。

  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一带一路”建设并未停步,中国与欧亚区域国家间合作仍在稳步推进。9月30日,由国家电投中国电力国际公司投资建设、安装40台远景2.5兆瓦智能风机的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首批风机并网,标志着中亚地区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正式开始送出绿色电力。哈方相关人士表示,札纳塔斯风电项目按期投运,得益于中国元素,在哈萨克斯坦建成国际一流风电项目,不仅为中哈合作作出积极贡献,也将为中资企业在哈萨克斯坦乃至欧亚开发可再生能源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未来,中国与欧亚各国还可以加强医疗卫生合作,共建“健康丝绸之路”,提升中欧班列运力,保障物流体系畅通,发力疫后经济恢复,维护地区局势稳定。

关键词: 欧亚风波扰动“一带一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