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控 > 正文

金融支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思考

2021-01-07 05:48:14来源:金融时报  

袁映奇 伴随着经济发展,陕北地区金融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金融体系不断健全,为支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截至2019年年末,榆林市共有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七大类2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665个,其中,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91个(包括65个邮政代理网点)、农村商业银行营业网点344个。此外,市县保险机构共有175个分支机构、准金融机构共有110多家(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 从启动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以来,榆林市各金融机构围绕国家产业政策,积极优化信贷结构。从目前情况看,金融机构无论对能源化工业还是重点项目建设方面都给予了有力支持。截至2019年末,榆林市金融机构采矿业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566.2亿元,占全部行业贷款的30.95%。从金融支持重点项目来看,中长期贷款增速一直高于短期贷款增速,2019年末,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121.55亿元,其中,采矿业贷款余额174.96亿元元,占全部中长期贷款的15.6%。 与此同时,企业融资方式实现突破。一是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有所突破。榆林城投公司先后发行两期债券共29亿元,府谷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发行12亿元公司债。二是部分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2020年10月20日,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实现了榆林A股主板企业上市“零”的突破。目前,榆林市共有317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所挂牌,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三是利用票据等债权融资工具融资有突破。2020年3月9日,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期限3年,金额10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票面利率3.39%,创AA+煤炭企业今年票面利率新低。该笔中期票据是榆林市非金融企业首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债权融资工具,为企业提供了低成本融资支持。 金融支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面临的困难 银行多方承压,支持动力不足。目前,随着金融市场化步伐的推进,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流动性管理、资金运用、参与金融市场等方面均面临较大挑战。在风险管控下,银行对石油、煤炭等行业贷款都采取谨慎态度,尤其是煤炭行业。同时,在落实有扶有控政策时,银行只能通过贷款展期、减免利率等这些常用手段予以扶持,在企业债务整合、重组合并等方面参与度较低,支持动力明显不足。 融资渠道单一,欠缺多元手段。榆林市在主板市场挂牌的上市企业屈指可数,企业融资渠道较单一,在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融资比例非常小,通过债券、票据融资的企业数量有限,生产型企业和项目建设融资几乎全部依靠银行信贷融资,资本市场许多融资工具难以发挥作用。以榆林为例,中小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比重超过95%,而能源化工行业中小企业比重又超过80%,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基本也就是能源化工业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长期以来,全市中小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进行间接融资,集中表现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及技术改造贷款。很多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产负债率高、有效抵押资产不足,不符合银行信用评级标准,使得中小企业获得信贷资金较为困难,制约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信贷投放集中,隐藏金融风险。能源富集地区的信贷集中度较高,主要围绕能源及相关产业进行信贷投放,且主要投放给大企业和大项目,资金信用风险、担保链条断裂的可能性较大,很容易造成行业、地域资金链断裂,导致金融风险。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延长集团、长庆油田等企业原油生产加工计划大幅下调,多个煤矿企业复工生产一再推迟,对企业经营带来较大影响。一是随着石油行业经营利润的波动,企业工程款结算拖欠,相关供应链上企业资金周转趋于紧张,相关石油企业资产质量下降。二是金融机构与产油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开展保理业务,且金额巨大,石油价格的波动,使保理业务存在不能到期履行的风险。 企业资金紧张,偿债能力下降。多年来榆林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和投资拉动,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能源行业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今年以来,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能源市场供大于求,由于能源价格的下降,民营企业利润普遍下降,众多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资金周转紧张,企业前期投资较大,资金回流压力增加,部分企业偿贷困难。 金融支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主要做法 强化政策引导,加大金融支持。一是榆林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实施意见》《关于金融助推榆林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追赶超越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金融服务推动榆林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提升金融信贷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关于印发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拓宽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强化差异化信贷支持策略,满足高端能化基地内各类企业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融资需求,持续做大能源化工企业的信贷规模。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增加矿区内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数量,扩大专营机构覆盖面。三是加大对府谷县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持,适度扩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试验区的经营权限。 发挥托底作用,助力经济发展。一是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充分发挥信贷政策托底作用,督促金融机构继续保持对园区小微企业、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强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以政策宣讲、银企合作等手段敦促和引导金融机构保持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支撑地方经济平稳发展;三是要求各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系统分析研究,对小微企业不抽贷、断贷;四是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区别对待、有增有减的原则,通过调整贷款期限结构、担保条件等方式缓释贷款风险,保障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总量稳定,力度不减。 发挥部门合力,支持基地建设。一是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市财政局、金融局重点支持煤化工高端化项目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精细化工项目的信贷规模,积极争取优惠利率。二是充分发挥政府性担保机构作用,创新担保模式,将上下游优质资源通过供应链担保、产业园区定向担保等方式整合到银行机构,支持煤化工高端化项目。三是加大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对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企业,市财政给予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对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等直接融资的,市财政按发行额的2.5%、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给予补贴。四是对上市企业按照《关于推进企业挂牌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奖励补助,积极支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企业做大做强。 强化激励考核,增强惠企实效。一是定期对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综合执法检查、金融市场准入等挂钩,督促评估结果为“勉励”档的金融机构落实整改措施,提高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二是将中小微企业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列入金融机构重要行为档案,并作为宏观审慎评估(MPA)重要内容,按月监测、按季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正向激励措施,督促金融机构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2019年榆林成功申报陕西省“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市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余额15.86亿元,其中,支小再贷款余额1.5亿元,2019年累计投放支小再贷款4.5亿元,全部投向民营小微企业。三是促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撬动增加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并拉动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切实降低了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信贷难度和成本。 守住风险底线,维护金融稳定。一是加大对民间融资、不良贷款等方面的监测评估,密切关注银行资产质量状况,加大金融风险提示力度,切实防范履职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二是推动建立“金融法庭”和不良资产处置绿色通道,通过采取剥离打包出售、核销、资产重组、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措施,化解金融风险,全力维护金融稳定。三是建立健全金融稳定协调机制。通过建立金融稳定联席会议、金融风险预警和监测、信息共享、金融稳定应急处置机制等制度,加强沟通与协调,降低了金融风险处置成本,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四是参与并配合政府开展规范民间融资行为、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等活动,推动民间信用环境综合评价工作,防控影子银行风险传导至金融机构,维护辖区金融稳定。 (制图 张乐)

  袁映奇

  伴随着经济发展,陕北地区金融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金融体系不断健全,为支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截至2019年年末,榆林市共有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七大类2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665个,其中,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91个(包括65个邮政代理网点)、农村商业银行营业网点344个。此外,市县保险机构共有175个分支机构、准金融机构共有110多家(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

  从启动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以来,榆林市各金融机构围绕国家产业政策,积极优化信贷结构。从目前情况看,金融机构无论对能源化工业还是重点项目建设方面都给予了有力支持。截至2019年末,榆林市金融机构采矿业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566.2亿元,占全部行业贷款的30.95%。从金融支持重点项目来看,中长期贷款增速一直高于短期贷款增速,2019年末,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121.55亿元,其中,采矿业贷款余额174.96亿元元,占全部中长期贷款的15.6%。

  与此同时,企业融资方式实现突破。一是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有所突破。榆林城投公司先后发行两期债券共29亿元,府谷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发行12亿元公司债。二是部分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2020年10月20日,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实现了榆林A股主板企业上市“零”的突破。目前,榆林市共有317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所挂牌,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三是利用票据等债权融资工具融资有突破。2020年3月9日,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期限3年,金额10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票面利率3.39%,创AA+煤炭企业今年票面利率新低。该笔中期票据是榆林市非金融企业首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债权融资工具,为企业提供了低成本融资支持。

  金融支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面临的困难

  银行多方承压,支持动力不足。目前,随着金融市场化步伐的推进,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流动性管理、资金运用、参与金融市场等方面均面临较大挑战。在风险管控下,银行对石油、煤炭等行业贷款都采取谨慎态度,尤其是煤炭行业。同时,在落实有扶有控政策时,银行只能通过贷款展期、减免利率等这些常用手段予以扶持,在企业债务整合、重组合并等方面参与度较低,支持动力明显不足。

  融资渠道单一,欠缺多元手段。榆林市在主板市场挂牌的上市企业屈指可数,企业融资渠道较单一,在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融资比例非常小,通过债券、票据融资的企业数量有限,生产型企业和项目建设融资几乎全部依靠银行信贷融资,资本市场许多融资工具难以发挥作用。以榆林为例,中小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比重超过95%,而能源化工行业中小企业比重又超过80%,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基本也就是能源化工业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长期以来,全市中小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进行间接融资,集中表现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及技术改造贷款。很多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产负债率高、有效抵押资产不足,不符合银行信用评级标准,使得中小企业获得信贷资金较为困难,制约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信贷投放集中,隐藏金融风险。能源富集地区的信贷集中度较高,主要围绕能源及相关产业进行信贷投放,且主要投放给大企业和大项目,资金信用风险、担保链条断裂的可能性较大,很容易造成行业、地域资金链断裂,导致金融风险。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延长集团、长庆油田等企业原油生产加工计划大幅下调,多个煤矿企业复工生产一再推迟,对企业经营带来较大影响。一是随着石油行业经营利润的波动,企业工程款结算拖欠,相关供应链上企业资金周转趋于紧张,相关石油企业资产质量下降。二是金融机构与产油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开展保理业务,且金额巨大,石油价格的波动,使保理业务存在不能到期履行的风险。

  企业资金紧张,偿债能力下降。多年来榆林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和投资拉动,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能源行业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今年以来,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能源市场供大于求,由于能源价格的下降,民营企业利润普遍下降,众多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资金周转紧张,企业前期投资较大,资金回流压力增加,部分企业偿贷困难。

  金融支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主要做法

  强化政策引导,加大金融支持。一是榆林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实施意见》《关于金融助推榆林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追赶超越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金融服务推动榆林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提升金融信贷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关于印发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拓宽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强化差异化信贷支持策略,满足高端能化基地内各类企业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融资需求,持续做大能源化工企业的信贷规模。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增加矿区内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数量,扩大专营机构覆盖面。三是加大对府谷县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持,适度扩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试验区的经营权限。

  发挥托底作用,助力经济发展。一是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充分发挥信贷政策托底作用,督促金融机构继续保持对园区小微企业、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强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以政策宣讲、银企合作等手段敦促和引导金融机构保持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支撑地方经济平稳发展;三是要求各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系统分析研究,对小微企业不抽贷、断贷;四是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区别对待、有增有减的原则,通过调整贷款期限结构、担保条件等方式缓释贷款风险,保障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总量稳定,力度不减。

  发挥部门合力,支持基地建设。一是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市财政局、金融局重点支持煤化工高端化项目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精细化工项目的信贷规模,积极争取优惠利率。二是充分发挥政府性担保机构作用,创新担保模式,将上下游优质资源通过供应链担保、产业园区定向担保等方式整合到银行机构,支持煤化工高端化项目。三是加大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对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企业,市财政给予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对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等直接融资的,市财政按发行额的2.5%、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给予补贴。四是对上市企业按照《关于推进企业挂牌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奖励补助,积极支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企业做大做强。

  强化激励考核,增强惠企实效。一是定期对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综合执法检查、金融市场准入等挂钩,督促评估结果为“勉励”档的金融机构落实整改措施,提高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二是将中小微企业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列入金融机构重要行为档案,并作为宏观审慎评估(MPA)重要内容,按月监测、按季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正向激励措施,督促金融机构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2019年榆林成功申报陕西省“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市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余额15.86亿元,其中,支小再贷款余额1.5亿元,2019年累计投放支小再贷款4.5亿元,全部投向民营小微企业。三是促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撬动增加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并拉动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切实降低了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信贷难度和成本。

  守住风险底线,维护金融稳定。一是加大对民间融资、不良贷款等方面的监测评估,密切关注银行资产质量状况,加大金融风险提示力度,切实防范履职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二是推动建立“金融法庭”和不良资产处置绿色通道,通过采取剥离打包出售、核销、资产重组、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措施,化解金融风险,全力维护金融稳定。三是建立健全金融稳定协调机制。通过建立金融稳定联席会议、金融风险预警和监测、信息共享、金融稳定应急处置机制等制度,加强沟通与协调,降低了金融风险处置成本,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四是参与并配合政府开展规范民间融资行为、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等活动,推动民间信用环境综合评价工作,防控影子银行风险传导至金融机构,维护辖区金融稳定。

  (制图 张乐)

关键词: 金融支持高端能源化工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