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股 > 正文

清北为什么会成为众矢之的|全球聚焦

2023-07-05 18:36:00来源:寻找张菁  


(资料图)

主要是清北最近几年,大概是社会瞩目吧,很多任职的教职员工都比较出彩,然后不用放大镜都可以处处显出自己的优势。

就不说吴国胜阎学通这种了“专家”,就说网上出名的常凯申一词的来源。

常凯申,为蒋介石之错译名。出自时任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对Chiang Kai-shek (即“蒋介石”的韦氏拼音写法)的翻译。

王奇于2008年10月出版的《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中,将蒋介石(采用韦氏拼音的原文为Chiang Kai-shek)翻译为“常凯申”,与当年将孟子翻译成“门修斯”如出一辙,如此“历史学家”令国人对中国顶尖高校教育界专家学者研究学术的权威性和文化素养之水准产生巨大疑虑。合着国家顶级高校,拿着国家最优秀的资源,就研究出这个?理工科都比较专业,老百姓可能看不懂,但是这个常凯申,可是大家都能看懂的。

王奇获得清华2000年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历史学可是她本职专业,都出现了这贻笑大方的事,可见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要说这位王奇,可是北大的本科,清华的长聘教授,博导啊~在高校待过的都知道,长聘教授是多么难评的一个称号,清华又是全国顶尖学府,清华的长聘教授到哪不都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更何况还是北大毕业,C2光环双重加身,不能说这个王教授不能代表清北的学术水平,只是个例吧。在老百姓看来这就是代表了清北的学术素养以及教学水平的一个典型代表。

就这样的水平,对得起全国的状元和国家每年投入的高额经费吗?就不能全国人民批评一下吗?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