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正文

每日头条!从乌克兰豹毙再议下一代坦克标准

2023-06-16 15:24:44来源:观察网  


(资料图)

之所以再议,是因为去年俄罗斯坦克损失惨重时,我在观网发的一篇文章《下一代坦克标准至少有3点》,豹2最新的惨败,电动车和电磁炮的发展,让我更加明确的下一代坦克的技术要求。先来看目前坦克的需求定位,坦克的诞生就是在一线顶着敌方火力给步兵和其他一线技术装备提供安全防护,其次才是利用三大优势装甲,机动和火力在一线进攻。俄乌战争前,坦克就是重装骑兵,而坦克靠正面装甲和机动性也成功完成了任务。但是俄乌战争,无人机立体化打击下,只有正面重甲的坦克自身难保,豹2居然被柳叶刀几公斤的炸弹从其薄弱的侧面装甲打穿,直接报销。还有各种从四面八方,从天而降的导弹和精确制导炮弹,坦克都成了刷最佳战绩的靶子。坦克原来的优势在无人机和导弹面前毫无作用,也保不住步兵和一线技术装备,连最基本的战场生态位都失去了,大家才会说坦克过时论

所以下一代坦克先要保住自己的战场地位,能在战场上活下去,再谈三大优势的合理使用。既然敌方火力已经确定是无人机和导弹,那么作为一线作战的坦克就必须要打掉这些目标。

火力:76,88这类中口径炮就成了最佳选择,再小就打不动建筑和堡垒,再打的没法高仰角高射速打无人机和导弹。中口径炮射高达1万米,远比30,35高射炮的3500米的射高高,对付翼龙这类高价值无人机都可以一战。之前观棋有语也透露过我军可能装备有电磁功能的中口径火炮的消息,穿甲深度不低于现有125炮。四舍五入就是中口径电磁坦克炮了。

机动:比亚迪仰望U8的技术做实惊吓了我,1100匹马力,传统发动机10倍的扭矩,简直就是天生为坦克而生。而轮毂电机驱动,柴油机充电模式是最优选择。以99式的6+2对轮为例,可以分为4组,每组由一对带电机驱动轮和一对无电机随动轮组成,共4对电机8驱动至少2200马力,扭力超10倍,已经足够坦克使用,最多可以达到6对接地轮全部装电机共12驱3300马力,扭力预计为现有1500马力柴油机的20倍。由于驱动轮增多,传统坦克的发动机舱不再是核心部件,而钠电池极高的安全性和模块化,完全可以当做以前无人问津侧面装甲裙板,无非做厚点,打烂几块不过就是电量少点,不影响坦克作战,主要解决续航问题。只要电机不坏到完全无非带动坦克,打烂几个无所谓。即使发电用的柴油机被打坏了,有电池也能开到安全地点,不会完全失去动力。单条履带在战场生存力差的问题也解决了,两两相近的轮可以用一条履带,6+2对轮就是4对履带。爬坡时,电力输送到最前面和最后面的驱动轮电机,爬坡能力也能提高。另外电驱带来的隐蔽性和加速优势不用多说,大大提高战场生存力。比亚迪的技术证明全电坦克不再是天方夜谭,而是极具可行性

装甲:中口径炮适合无人炮塔,完全没有了125和105炮空间限制过大的问题,可以大大节约装甲的重量。而钠电池做的外挂裙甲电池也能提高侧面车身装甲水平。电池也是有强度的,完全可以在非正面车体部位装钠电池模块防弹,可以应用到所有坦克车体上,电池和防护一体化设计。但本质上提高不大,毕竟无人机和导弹打中了连豹2都完蛋。

电子系统:之所以单独说是因为要防空。多面相控阵雷达必须装上,大疆都用上了,坦克不用说不过去,真的不贵了。说双35炮比99贵的已经是老黄历了。单面大点的相控阵雷达还是利用炮塔做3-4面相控阵雷达看实验结果,要求发现距离最低15公里,毕竟中口径炮射高都有1万米,总要有预警距离。配2-4架有热成像仪的小型无人机,主要是对付步兵反坦克小组,无人机巡航的半径是坦克周围200米,加上1公里的热成像视野,RPG和古斯塔夫这类反坦克武器就废了。充电停机坪就在发电柴油机机舱上方,没了变速箱,可以放少量车内电池,方便无人机充电。

总结:满足上面要求的下一代坦克至少可以在战场上生存下去,解决了生存问题。利用这种坦克能打出什么仗就是军人的问题了。二战坦克用的最好的是苏联,其次是德国。反面教材就是法国和英国,没一个能发挥坦克的能力。一线重装甲单位的战场生态位不会消失,只有适应新环境的进化才能让坦克重新焕发青春。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