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资 > 正文

“选错专业,毕业即失业”?如何避免这一宿命

2023-07-02 07:14:23来源:一览英才网  

文 | 吴宇

编辑 | 内容生态中心

封面来源 | 浪潮工作室


【资料图】

人的一生有三次重大的选择:专业选择、职业选择和配偶选择,这些选择都直接关系到未来的生活品质,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人生。

在这三个选择里,专业选择尤为重要。一方面是专业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选择。另外一方面,在做专业选择的时候,很多人才刚刚长大,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如果选错了专业,在当下的就业环境下,很容易导致。

最近,知名的考研辅导老师张雪峰就“报考新闻学”的事情在网上吵翻了天。张老师的话糙理不糙,“如果家境优渥,选择更多,不存在错不错的问题!但是大多数的家庭,条件没有那么好,选专业就要选适合自己的,能让自己吃上饭的!”

毕业即失业,这一代学子的宿命?

对家长来说,现在谈高考,都不太担心考不上考得上的问题。尤其是最近这几年,高校的录取率都在80%以上,除了成绩特别差的孩子,基本都能读上大学。现在担心更多的,其实是孩子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现在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有1000多万,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季”,一年更比一年难。5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是16-24岁年龄段的调查失业率高达20.8%——也就是说,刨除正在读书的一群人,这个年龄段还有600多万人没有找到工作。等到2023届的毕业生毕业,这个数据恐怕还会继续飙升。

为了缓解就业难,大学开始流行“慢就业”、“不就业”。从暨南大学最近这两年的就业去向情况可以看出,选择就业的比例越来越低,选择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还有的同学,为了找到工作,还主动选择延迟毕业。

暨南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

与此同时,很多企业还在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发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源自结构性的矛盾。

一方面是学历结构矛盾。白领工作供大于需,导致学历内卷;而蓝领工作需求旺盛,却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专业结构矛盾。专业不对口,直接导致“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再看看到暨南大学最近这两年各专业的就业去向率,就能清楚。(点击左侧‘蓝色字体’查看你的专业未来如何 )。

暨南大学就业去向落实率较差的Top10专业

大学这四年,社会变化会有多大?

很多人选专业,喜欢追热门。2019年,土木工程专业比较火爆。但大学四年过去,到了2023年,土木工程的就业情况也很一般了。虽然不至于到找不到工作的境地,但已然今非昔比。

最近这几年,人工智能专业受到大家的追捧。确实,这是这一个值得投身的行业。但是人工智能和金融业一样,就业的门槛是非常高的。企业在招聘时,一般都会要求硕博人才。

2013-2022年高考热门专业TOP5

房地产、消费互联网、K12教育——以前的高光行业,现在裁员之声不绝于耳;受疫情影响,企业也在加速推动数字化和自动化……过去这几年社会的变化,用日新月异形容也毫不为过。

职业通常是因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已经步入到一个职业加速迭代的时代。有些职业在不知不觉中消亡了(如公交车售票员),有些职业的内涵在发生变化(如设备工程师从标准化设备维护到非标的自动化设备维护),有些职业的应用领域发生了迁移(如Java工程师从IT互联网行业迁移到传统行业),还有源源不断的新职业诞生(如陪诊师、捏脸师等)。根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从2015年到2022年,这几年间,我国新增了168个职业,另有10个职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与此同时,AI也开始对传统的工作形成冲击和挑战。今年最热的莫过于ChatGPT,它强大的功能,已经对一些职业造成了影响(比方说游戏公司的原画师)。

还有“数字员工”。2021年万科最优秀的数字员工——崔筱盼,在一年时间里,和1.3万名员工进行了18万次的线上沟通。如果是人工来做,需要几个人才能完成“她”的工作?

AI的出现,就像马车时代出现汽车一样,会对整个职业生态产生颠覆性的改变。一些重复性高、标准化程度高、不需要太多人类创造力的工作会被AI替代,同时也会诞生一些与AI的开发应用相关的新职业。这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就主动去拥抱这一技术趋势。

也正是因为这些变化,专业选择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重要。如果我们盲目地选择一个未来很可能被时代“抛弃”或替代的专业,必然会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深刻的影响。

面对多变的未来,如何做好专业选择?

以前我们选专业,更多是看过往的经验、专业的冷热和院校的名气,比较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未来的就业情况,但是现在建议大家以终为始,综合职业研究、性格测评和职业兴趣,来选择合适的专业。

不过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还会遇到对职业和专业不了解的情况。家长一般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了解得多一些,对自己没有从事过的职业所知甚少。

对专业更是如此。光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就有12个学科门类,93个专业类和792个专业。而且这些专业里,很多专业的名称都是比较相近的(比方说新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与口腔医学技术),让人晕头转向。有时候我们对专业还有刻板印象——比方说信息与计算科学,它其实是数学类而非计算机类;园艺,它讲的是栽培管理而非园艺设计。

如果期望更加全面地了解专业和职业,大家可以用微信搜索“一览职业”小程序,里面有对职业和专业的解读,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去理解和甄别。

在进行专业选择的时候,建议按照“行业—职业—专业—院校”的顺序进行选择。

1.行业选择

在选择计划从事的意向行业时,一般建议尽可能选择一些朝阳行业。比方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些都是未来国家会大力发展的产业。有了政策倾斜和资源投入,就业机会更多,就业前景也会更好。

前文提到张雪峰老师的“新闻学报考”风波,其实张老师说得并没有错。在自媒体横行的当下,传媒行业的生存相当严峻,尤其是传统媒体,正在经历萎缩的局面。即便是暨南大学的新闻学专业,最近这几年就业情况也不是很理想。如果毕业后要从事自媒体,其实学不学新闻影响也不大。

2.职业选择

在选择未来计划从事的意向职业时,建议兼顾个人情况、职业特征和就业市场来进行选择。

个人情况包含个人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是偏动手操作还是逻辑思维等)、职业兴趣(期望从事哪一类型的工作)、家庭资源(包含经济状况/职业组成/社会资源等)和价值观(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职业特征包括职业类型(是否与个人性格和职业兴趣匹配)、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发展前景等。

就业市场包括市场的需求情况(竞争大不大)、可替代性(未来容不容易失业)、技能可迁移性(未来不做这个职业,容不容易往其他职业跳)。

关于职业特征和就业市场的相关内容,都可以在一览职业小程序上了解大概。

举个例子,如果期望从事人工智能行业,其实有很多选择。通常我们很容易把人工智能和算法工程师画上等号,但事实上,人工智能也分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每一块所需要的职业都不一样,每一种职业对专业和技能的要求都不一样。如果都奔着算法工程师而去,很容易把未来的路走窄走死。

3.专业选择

优先专业选择,而非院校选择,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对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存在一定的专业壁垒时,专业能力强才是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院校出身反倒并不重要。

选择专业的时候,要考虑专业类型、开设时间和可延展性。建议优先选择对口的专业和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

因为现在就业竞争比较大,很多领域都出现了学历内卷的现象。选择专业时,还要考虑在就业时,这个专业除了从事意向职业,还可以从事哪些职业?未来如果考研,可以报考哪些专业?如果考公,会有哪些对口的岗位?

4.院校选择

在进行院校选择的时候,优先考虑院校所在的城市、学校的声誉和学科建设情况。

考虑院校所在地,更多是考虑实习/就业的便利性,一线城市或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的城市,实习/就业的机会会多一些。学校的声誉会更容易帮助获取到实习/就业的机会。同时,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专业特色和培养侧重点,虽然是同一个专业,但教的内容可能大相径庭,也需要特别注意。

从选好专业开始,迈向精彩职场人生

以前,高考是终点,为学习生涯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现在,高考更像是起点,从选好专业开始,就要正式踏上职场人生。

市场瞬息万变,人与人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时刻关注变化,把握好方向,未雨绸缪,不断充实自己,积蓄力量,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

我们深入研究了所有专业所能从事的职业方向,希望能为大家志愿填报过程中的专业选择提供一点帮助~

关于我们

一览依托17年“基于职业细分开展人才服务”的深厚积淀,基于“加速人才增值,让职业更精彩”的企业使命和社会责任感,立足于“中国人才发展支点”的伟大愿景,对数千个细分职业进行全覆盖式研究,打造国内领先的职业研究体系,致力于在人才成长之路的关键时刻提供有力支点,帮助人才撬动未来。目前,一览“职业的力量”依托一览1001研究院与“三库”(报告库、案例库、人才库)知识内容生态体系,通过数字平台,向企业提供解决人力资源领域关键问题的科学方法参考,助力企业成长转型与发展。

合作请联系微信

商务合作联系人

耕源:Jiahaoren_949

考察学习联系人

红旗:yanghq444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