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 > 正文

快消息!“把家乡名字带上珠峰,是我热爱家乡的一种表达方式!”

2023-06-01 08:52:29来源:燕赵晚报  

“把家乡名字带上珠峰,是我热爱家乡的一种表达方式!”

5月31日,记者在青园街附近的一家酒店,见到了从登山圈火到朋友圈的栾钰堃,他告诉记者:“我爱我的家乡!我用把家乡名字带上珠峰峰顶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展现咱石家庄人拼搏奋进的精神!”

2023年5月18日10时57分,

石家庄小伙栾钰堃历经艰险,


(相关资料图)

从南坡登顶珠峰。

登顶珠峰第一刻,

他郑重地打开鲜艳的五星红旗;

随后,

他展开了随身携带的

印有“河北省石家庄市”字样的手拉旗。

“把家乡名字带上珠峰,是我热爱家乡的一种方式”

“向上、向上、再向上,加油!”栾钰堃咬紧牙关,心里不停地为自己打气,纵然身心俱疲、体力已达极限,坚强的他依然迈着沉重的步伐向上、向上、再向上。

北京时间5月18日10时57分,已经筋疲力尽的栾钰堃终于登顶珠峰。那一刻,他如释重负般长舒一口气,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身体的疼痛感仿佛烟消云散。须臾后,他郑重地打开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自豪感油然而生。紧接着,作为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他展开了随身携带的印有“河北省石家庄市”字样的蓝色手拉旗。那一刻,他感到,家乡人民就在身边;那一刻,他觉得所有的艰险都值得;那一刻,他终于圆了多年来的梦想。

“我很荣幸能成功登顶珠峰,我的户外体育运动爱好能为家乡增光添彩,把家乡名字带上珠峰,是我热爱家乡的一种方式。”5月31日下午,在青园街附近的一家酒店,正处于恢复期的栾钰堃对记者说。

家乡和亲人支撑着他突破缺氧“濒死”关口

初见栾钰堃,身体健硕的他难掩疲惫,脸上的晒伤及耳朵上的冻伤依然清晰可见。回顾攀登珠峰时的生死考验,他说:“对家人平安回家的承诺以及家乡人民的期待,给了我莫大动力和勇气。”

脸晒伤,耳朵冻伤。

今年30岁的栾钰堃,来自石家庄市井陉县。2011年,栾钰堃从石家庄市第42中学高中毕业。之后,他参军入伍,2015年退役。2018年,从河北经贸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栾钰堃喜欢上了户外体育运动。在两年的军旅生涯中,栾钰堃磨砺出的坚强意志让其有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部队的优良作风,也让栾钰堃身上有了一股子敢打敢拼、不畏艰险的劲头。从此,他不断挑战自己,工作之余开始尝试登山运动,乐此不疲,登上世界之巅也就成了他的梦想。

4月4日,栾钰堃从石家庄市区出发,赶赴至位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附近的大本营,接受登山前的相关训练。待一切符合攀登的相关规定后,全副武装的栾钰堃和队友们在当地向导的引领下,开始了圆梦的步伐。

大本营集结。

“攀登中,会遇到一些危险路段,昆布冰川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从我们大本营出发前往C1营地的必经之路。这是一个活动的冰川,遍布着许多深而长的冰裂缝。我们需要在冰裂缝中穿行8-10个小时,才能到达C1营地。这段冰川,随时有可能发生冰崩、雪崩。一旦发生,救援也无济于事。”栾钰堃介绍,另一段危险路段就是在洛子峰上进行的弧形行进路段,该路段由许多陡峭的冰坡组成,还有很多被冰冻住的裸露的石头,一旦被大风吹落,非常危险。“我曾被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石头砸中大腿,好在装备很厚,仅是淤青,我们的向导就不幸被石头砸中左脚踝而受伤。”栾钰堃说。

最后一天的攀登,十分危险,需要从位于海拔8000余米处的C4营地基本垂直攀登800余米才能到达峰顶,之后再往下撤。“上山容易下山难”,到达峰顶的短暂高兴过后,栾钰堃面临体力耗竭,氧气不足,伤病引起发烧的危险境遇,他竟有了“濒死”的感觉。

“那会儿,我止不住地痛哭。想到了对家人活着回来的承诺,想到了家乡人民期待的目光,顿时又有了莫大的勇气和动力。于是,我咬紧牙关靠着意志力坚持安全下撤。”栾钰堃说。

北京时间5月19日凌晨2时许,栾钰堃和队友终于完成了安全下撤。5月24日,栾钰堃回到石家庄进行休养。

他诠释了石家庄青年勇于拼搏奋进的精神

“得知我的学生栾钰堃成功登顶珠峰的消息时,我非常高兴,第一时间向他表示了祝贺。”5月31日晚,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教师宋立赓说,对于栾钰堃的成功登顶,她并不觉得惊讶。            

“上大学期间,栾钰堃就向广大师生展示出了他为了目标而执着追求并坚韧不拔为之奋斗的精神。”宋立赓介绍,尽管栾钰堃家庭条件不错,但他仍坚持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去勤工俭学。比如坚持在一些培训学校打工锻炼,从未停歇。

“认准一件事儿,就要努力去做并要做好,绝不能半途而废。”栾钰堃是这么说的,也是一直这么做的。

“大学四年,栾钰堃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坚持打工的艰辛可想而知。他不仅学习挺好,还进一步磨砺了自己的意志力。”宋立赓说,毕业后,当大学师生聚会时,栾钰堃身上总有着拼搏奋进的精气神,给了大家积极向上的动力。

“在我看来,栾钰堃成功登顶珠峰,诠释了石家庄青年勇于拼搏奋进的精神。”宋立赓说,她会号召同学们向栾钰堃学习。

此外,不少热心网友也在称赞栾钰堃的壮举。“劲草”在本报微信公众号留言称:“你为河北增了光!作为老乡因你而骄傲!”

一时间,栾钰堃的感人事迹,赢得众多市民称赞。

“争取将家乡的名字带往更多地方”

“石家庄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作为地地道道的石家庄人,我见证了家乡在交通、教育、经济等方面的飞速发展。石家庄是座英雄的城市,石家庄人总是在不断拼搏进取,我感到非常自豪。”提及众多市民的称赞,栾钰堃微笑地说,他和广大青年一样,愿意尽己所能为家乡的飞速发展尽一份力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2017年8月,栾钰堃登顶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海拔5895米;

2018年6月,栾钰堃登顶厄尔布鲁士山(欧洲最高峰),海拔5642米;

2021年10月,栾钰堃登顶玉珠峰,海拔6178米;

2022年7月,栾钰堃登顶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

2023年3月,栾钰堃登顶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2023年4月,栾钰堃登顶罗布切峰,海拔6119米;

2023年5月,栾钰堃登顶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

回溯自己的攀登之路,栾钰堃笃定地说:“如果身体允许,我想要继续攀登下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争取有机会将家乡的名字带到南北极等更多地方。”

文/燕赵晚报首席记者 刘琛敏 

图/受访者提供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