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世界百事通!户外运动,谁做先锋?——专访极致玩家创始人冯冀

2023-03-27 21:57:41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就经济、文化对户外体育产业发展有何影响专访了极致玩家创始人、著名纪录片《谷爱凌:我,18》和《球王梅西》总导演冯冀。


(资料图)

图为冯冀(右侧)与谷爱凌(受访者供图) 

他认为,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建设现代工商业文明需要,以及伴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引发的社会思潮或许是当下户外运动产业兴起的深层原因,而企业家和大学生则起到了重要的引领推动作用。

“玩户外”为何流行

对于近年来以露营、滑雪等为代表的户外运动快速兴起,冯冀表示,经济水平是核心因素。户外运动客观上有一定的经济门槛,文化更是在经济基础的土壤上才得以兴盛。

在冯冀看来,从观赏性体育到体验性体育,分为几个阶段,与人均GDP水平高度相关。“回顾欧美国家体育产业的兴起历程,它的一个明显的指标就是人均GDP,过了5000美元,静态文化开始发达,达到6000-8000美元时,文化由静态转为动态,1万美元是一个临界点,突破这个临界点后,会产生溢出效应,观赏性体育变为体验性体育。201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这是一个硬指标。”冯冀说。

另一方面,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冯冀表示:“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某种程度上,从野外到城市是一个异化的过程。当你回到了大自然以后,见到山,见到水,见到树林,是很舒适的,这种自由感是一种需求,是人本能的情绪。”

冯冀认为,在高度城市化的背景下,以兴趣为纽带的社群成为人与人之间新的组织形态,而城市生活带来的疲惫与枯燥使得人们迫切需要去大自然中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旅游观光不同,户外运动是一种以身体为媒介的深度体验文化,这几方面合力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是推动当下户外运动兴起的深层力量。

谁做先锋

产业的兴起需要示范效应和先锋开拓引领。冯冀表示,在中国的体育产业里面,原来户外这块是一个空白,中国的民间户外运动是由高校大学生推起来的。以北大山鹰社为代表,影响力和传播力较大,还有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

“一是他们通过外教、留学生接触到了西方成熟户外运动的模式,二是他们的眼界和文化水平比较高,直接翻译了国外一些书籍,进而引进了很多新理念,以登山运动为例,里面比较有影响的有‘自由攀登’概念,攀登不是为了竞争,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在山里面得到了自由和快乐,去实现一种价值目标。”冯冀说。

除了来自高校的学生,另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是企业家群体。对此,冯冀认为,“企业家具备这样一种探索的欲望,能成为企业家的人,大多属于‘老虎型性格’。这种性格的特征就是勇敢,敢去挑战,敢去尝试,敢去冒险,不怕失败,并且控制性和目标感特别强。这样的性格意味着他们会去尝试各种具有风险的挑战。”

他进一步解释道,换个角度看户外运动,体育本身也是为工商业文明建设和工业化生产服务的。

体育、规则、工商业文明

谈及体育与工商业文明的关系,冯冀指出,经济基础的发展,一定要有相应的文化跟它相配合。现代体育成熟于19世纪末,它是工商业社会背景下一种文化思潮。

图为冯冀(受访者供图)

“体育本质上是一种游戏,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发明了无数的游戏,其中有一部分现代游戏形式变成了体育运动,为什么?究其原因,正是因为这些现代游戏符合了工业化生产的需要,这些需要最根本的特征是‘竞争与规则’。”冯冀说。

他进一步举例表示,在一个工厂体系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各司其职,但我们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发挥到最极致。体育运动也是如此,当你依照这种行为方式不断地去坚持,就形成了你的习惯,习惯进而转变为性格。你自觉拥有了这种平等、竞争、规则的意识,而这种意识是工商业文明所需要的。

最后,具体到市场主体层面,为何在户外运动行业内出现了很多“小而美”的公司?冯冀认为,这也符合基于上述思潮下的逻辑,现代户外运动源于欧洲,当地很多公司都是“家族企业”,祖祖辈辈就做一件事,在垂直领域里做到极致。德国中小企业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也由此创立了“隐形冠军”这一概念。

展望未来,冯冀认为户外运动有望成为一个万亿级的大产业,目前这个市场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以何种方式扩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最理想的方式是形成商业闭环,做出属于自己的生态圈。(魏政)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